给我一份信任,圆您一个梦想/助您好孕!
因为一块月饼,儿子离家出走,这个爸爸的“心
发布时间:2019-10-15 15:35

  爸爸修炼册

  -第80篇好文-

  你眼里的一文不值,在孩子心中却是无价之宝。

  所长

  来源 | 常青藤爸爸(ID:ivydad)

  中秋放假没事儿刷微博,常爸无意间刷到了一个老爸倒育儿苦水的帖子,标题还挺吸引人——《四年级的小学生,大半夜的第一次玩离家出走》。

  

  帖子一上来就很沉重:“说实话,很失望,也觉得教育的很失败。”

  帖子的结尾是:“心好累!”

  看来,这又是一个在育儿路上苦苦挣扎、被熊孩子虐到怀疑人生的爸爸。

  但是还没等看完,常爸就心疼起里面这个被老爸狂吐槽的孩子。

  事情是这样的。

  9月14日晚上,爸爸带儿子上篮球课。下课时,教练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月饼。估计不是什么大牌,爸爸嫌弃月饼质量差,又想到孩子最近经常肚子痛,坚决不让孩子吃。反复沟通无果,爸爸就直接把孩子的月饼给扔了。

  

  孩子很生气,一开始是不高兴,后来突然在篮球场嚎啕大哭起来。

  于是,这个爸爸采用了他认为的“冷处理”的方式。

  怎么做呢?

  不制止,也没有安慰,就是远远地看着。

  

  回来的路上,也没有说话。

  

  然后进家门的时候,爸爸先进去,直接把门关了。

  

  本以为儿子会像以往一样敲门进来。可这次不管爸妈怎么说,儿子就是不肯进门,还在门口发出各种响声,说各种气话,甚至在防盗门上刻上了“SB”两个字。

  骂的是谁很明显了。

  

  瞬间,这个爸爸从冷处理就变成了暴脾气,他一边教育儿子“绝对不可以骂人”,一边“说”道:“你给我滚蛋”。

  

  儿子直接转头就走了,当时是晚上11点。儿子刚刚上小学四年级,年纪应该不过9、10岁,晚上11点独自出门,哪个当爸妈的看了都得担心吧?于是这个爸爸选择了一边洗澡一边展开各种心理活动:

  “孩子会不会找爷爷奶奶?”

  “孩子要是被拐跑了,该什么时候报警?”

  “孩子要是一辈子找不到,会怎么样?”

  ……

  

  此时的他没有慌张,只有失望。所以纵然脑子里已经做了千万种假设,这个爸爸却始终没出门找孩子,也不让妻子找。直到有两个“黄头发,身上都是纹身,操着地道北京腔”的小年轻敲了他家的门,抱怨他心大,让他把孩子领回去。

  可这个时候,这个爸爸还是不慌不忙,甚至连下楼找孩子的动作都是被逼的:

  “看这样子,我如果不和他们一起去,他们不打算让我关门。”

  “于是,我只好穿上衣服……”

  

  走到小区门口,发现孩子身边还围着几个“纹身染发戴链子”的年轻人,教育完儿子,还继续跟这个爸爸交代道:回家以后好好沟通,不要因为这事打骂孩子。

  

  此时此刻爸爸完全不担心半夜十二点,如果儿子碰到的是另一波没这么好心的人怎么办,反而很淡定,甚至思考起“人不可貌相”“打破偏见”的问题。

  

  估计是觉得自己太辛苦,孩子太不能理解大人,太让人失望,而想要获得一些同情和支持,于是这个爸爸把事件发到了网上。可八成让他没想到的是,风向完全没如他所愿,反倒是自己被吐了不少口水。

  

  网友们一边倒地表示“心疼孩子”,同时对这个爸“有朝一日能反省下自己”这件事都没有信心:

  

  

  说实话,看到网友的反应,常爸自己也稍稍心安了不少,这种步步踩雷的家长要是被点赞、被同情,那下一代的成长环境才叫暗无天日了。

  细数这个爸爸,真是槽点太多了,但我突然发现,站在旁边者的角度,我们很容易指出来批判一番,可实际上,这个爸爸踩到的所有雷,我们就能保证自己也能完美躲得过吗?

  01雷点一 我不要你觉得,我要我觉得!

  其实,这个爸爸刚开始不想让孩子吃看着质量很差的月饼,常爸还是比较理解的。毕竟病从口入,常爸其实自己也做过类似的事:去年在美国过万圣节,我带着小小常在小区里挨家挨户地敲门讨糖,可是讨到的糖里,有一些感觉好像放了很久,我问了一下在美国长住的朋友,他们说万圣节讨糖最好只吃从店里讨的糖,从别人家里讨的,质量参差不齐,要小心。所以,当时常爸就和小小常商量了,从讨的糖里留下一些品相比较好的糖给他吃,其他的就用小袋装好,当成“战利品”,但不吃。

  所以,刚开始看这位爸爸的吐槽时,我还挺能理解他的初衷的,但是看到下面几个字时,我不由得为孩子难过起来:

  

  “我把他的月饼给扔了”!

  如此简单粗暴,如此自以为是!套用现在流行的梗,这就是典型的“我不要你觉得,我要我觉得”!

  我才不管你觉得这是教练的一片心,只要我觉得这个月饼质量不好,我就可以把它扔掉!

  可是,他却不知道在他眼里的“正确处理”在别人看来,更像是一场践踏,践踏了儿子的自尊,也践踏儿子的心底的那一份柔情。

 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这样一段话:

  “你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!

  他给你一块糖吃,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。

  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,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。

  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,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。

  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,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。

  他受了你盛怒下的鞭挞,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。

  他写字想得双圈没有得着,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。

  他想你抱他一会儿而你却抱了别的孩子,好比是一个爱人被人夺了去一般的伤心。”

  在孩子的世界里,对事物价值的衡量标准与成年人是不一样的。在你眼里一文不值的东西,对孩子来说也许就是无价之宝。

  那个月饼,在大人眼里是值不了几块钱,是没有大牌的月饼质量好,只不过就是逢年过节的一种礼节行为罢了。但在孩子眼里,那就是无价的师生情谊啊,是老师对他的肯定和关注啊,而这位爸爸竟然当场把它扔了!这是对儿子情感的无情践踏!而他践踏完了,竟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哭,既不道歉,也不安慰,回家居然直接把门关了,估计是想等孩子说自己想通了再让他进门!

  

  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,按说早已过了得不到什么东西就哭鼻子的阶段。他在公众场合嚎啕大哭,就是伤心难过到了极点,这个爸爸的这种处理方式,真的让我咬牙切齿。

  正如下面这位网友说的:

  这种不被看见的孩子,是最痛苦的,因为无论你如何好说歹说,甚至用极端的手法走上绝路,他们依然觉得自己是神,拥有绝对的权力,真理在他们身上。我就是这种不被看见的孩子。虽然文中的孩子还小,也许别人认为只是一块月饼,但在他的世界里,这就是他所在意的,他也想要维护的。

  

  可是,这个父亲不理解这些,他看不到儿子的伤心,看不到月饼的价值。爸爸的一个“为你好”的举动就成了所有压制、强迫、人格践踏等等的挡箭牌。

  所以,还是那句老话:和孩子相处,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。放下为人父母的高姿态,蹲下来和孩子说说话;忘掉成年人的惯性思维,蹲下来像孩子一样思考。

 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“我们必得会变成小孩子,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。”

  02雷点二 跟青春期的孩子说狠话

  这个爸爸提到了一个小细节是,他进了家门,直接把门关了以后,说了句:“一般情况下,他会敲门进来。”

  不难看出,这样的情况之前应该发生过很多次,而且孩子都会主动敲门、示软。

  但为什么这次孩子就不乖乖敲门,而是选择了离家出走呢?

 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,孩子已经步入青春期前期了,而爸爸还以为他是好哄好骗好吓唬的小毛娃。

  先给大家看一张脑部发育图,分别代表了5岁、青春期前期(9-12岁)、青春期(13-19岁)、20岁人脑的发育情况。红色/黄色的区域代表尚未完全发育,而蓝色/紫色区域则代表完全发育成熟。

  

  不难看出,从孩子出生一直到20多岁,大脑一直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。

  其中,大脑前额叶皮层负责推理、冲动控制、工作记忆和理性决策,处于大脑最前方,也是最晚发育成熟的部分,25岁左右才能真正发育成熟。

  而大脑的边缘系统中海马体和杏仁核负责管理记忆、情绪和感受奖励,发育要比大脑前额叶早,通常在10-12岁之间已经相对比较成熟。所以,青春期的孩子对奖励和社会肯定的渴望压倒了理性思考。

  这种发育时间的不对等也决定了,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“情感”和“理智”上会有10多年不协调的状态:情感丰富,渴望认同,但冲动控制能力不强,理性决策能力相对较弱;换句话说,他们情绪更容易激动,有时会不计后果地选择一些风险性更高的行为。

  (题外话: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不时听到“代代孕妈妈妈不让孩子玩手机,孩子直接跳楼”之类的新闻,这些孩子大都处于青春期。)

  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,用恐吓、威胁的方式,往往适得其反。

  这个特点在这个男孩身上非常明显:你把门关上不让我进,那我就不进去,你怎么说我都不进!你让我滚蛋,我就滚蛋,谁怕谁!

  所以,这一次,男孩没有选择敲门、道歉,也许是觉得次次都要照顾大人的情绪感到累了,干脆直接选择了离家出走。

  但让人遗憾的是,这个爸爸依旧没有注意到儿子的成长和变化。

  即使回到家,这个爸爸还专门强调“你记住,我永远不会主动去找你。因为找了第一次,你尝到甜头,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离家出走。”

  没有安抚,没有反思,只有“王”一般的藐视和冷冷的威胁。

  

  在该给孩子正面鼓励、激励和支持的时候,这个爸爸一次次用责难、挖苦、冷战、蔑视让孩子沉浸在负面情绪里,造成创伤。

  和青春期或者临近青春期的因为一块月饼,儿子离家出走,这个爸爸的“心孩子沟通绝对是门大学问,父母会发现之前的“教”不好使了,而更应该学的可能是“忍”的技巧:

  激发孩子的同情心,用情绪感染他们;

  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和孩子商量;

  强调行动的直接和长期后果,让孩子衡量;

  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,帮孩子发展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  此时的孩子有独自的思想,更有冲动的行动力,不要再以为他还是那个唯你是从的小代代孕妈妈妈了。

  03雷点三 冷处理和冷暴力傻傻分不清

  冷暴力与冷处理,虽然都有一个“冷”字,但冷的方式却完全不同,结果也完全不同。

  冷暴力,心理学上叫“筑墙逃避”,可以总结为“六不”:不看、不管、不问,不搭理,不关心,不连接。

  冷处理,在心理学上被称为“搁置技术”,是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严重,克制自己,冷静一会儿,让自己换一种心态重新处理事情。

  两者的动机有很大不同,前者是为了惩罚、伤害对方,所以从头到尾只是在发泄情绪,只会让事情更恶化;后者是为了解决事情,所以会在冷静之后共同面对。

  这个爸爸说自己用的是“冷处理”的方式,但全程围观下来常爸觉得更像是“冷暴力”。

  为什么这么说

  原因很简单,全程下来,这个爸爸只顾着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情绪,惩罚孩子,逼迫孩子低头,却从未真正解决这个问题。

  什么才是真正的冷处理

  首先,不能擅自丢掉月饼。

  孩子坚持留着月饼,如果争吵起来了,那就先暂时搁置这个争议,告诉孩子:“我和你现在都有点生气,我们都各自冷静一下,等会儿再谈这个问题。”

  在这个时间段,因为之前约定了冷静期,可以选择不和孩子说话。

  等到家以后,双方都各自冷静了一段时间,可能爸爸现在觉得吃个杂牌月饼也没那么严重,也可能儿子想了想,认为爸爸说的其实也有道理,双方就因为一块月饼,儿子离家出走,这个爸爸的“心有了妥协的基础。或许可以商量着把月饼放起来当个纪念品之类的,但无论如何,绝对不可以强行将月饼扔掉。

  所以,冷处理和冷暴力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尺度,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惩罚孩子。

  文末“心累”这两个字看得常爸百感交集,我不能说这个爸爸在育儿上不尽力,只能说不懂得反思。恐怕在这个亲子关系中,真正“心累”的是这个儿子吧!

  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,在吐槽这个爸爸的时候,也别忘了低头看看自己身上是不是也有他的影子,是不是也在变成一个曾经最讨厌的家长的模样?

  ● End ●

  |来源:常青藤爸爸 该公号由耶鲁大学毕业,在世界顶级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运营,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。


参考资料
上一篇:胡可代孕:发生过关系后,男人深深地爱上你才
下一篇:买碱性助孕剂:【女人红茶喝多了好吗?凡事要
子宫肌瘤会变成子宫癌吗
2024年大连产假多少天?大连产假最新规定?
明星弃养事件让大家明白代孕有多可怕
2024年大连产假多少天?大连产假最新规定?
包成功零风险套餐
包成功零风险套餐
供方身体较好,精卵质量经检查确认,严格符合协议第十条里的具体要求。
不包成功零风险套餐
不包成功零风险套餐
针对不符合包成功A套餐里对供卵方和供精方的具体要求,综合条件有限,但仍然想尝试自供精卵,接受不成功
介绍医疗包成功套餐
无忧护航2,利益保障2,至尊服务2
乙方提供专业的医疗技术,若需供卵,营养费每次另算。
介绍医疗不包成功套餐
介绍医疗不包成功套餐
针对符合包成功A套餐里对供卵方和供精方的具体要求,且子宫环境符合乙方包成功要求